红外热成像与中医脏腑

2021-05-19

中医脏腑表述的是五脏及六腑,分别是:

五脏:肝、心、脾、肺、肾

六腑:胆、小肠三焦、胃、大肠、膀胱


人体脏腑位置红外热像图:

未标题-1.jpg


红外热成像评测系统运用中医基础理论, 阴阳气血寒热虚实等理论,解读人体热图现象,与寒热虚实一一对应,病机转变步步相随,脏腑功能息息相关,可以说红外热成像是传统中医四诊技术望、闻、问、切中的望的延伸;中医利用红外热成像技术,能直观地看到受检者的阴阳气血分布情况。

1_20211026143548.png


根据《中医诊断学》教材的对人体区域的定义;把躯干划分为三焦。上焦为隔肌到胸骨上缘,其中包括胸鹰和虚里,虚里为心脏在体表投影、胸鹰为肺的体表投影;中焦从隔肌到肚脐以上区域,左右两胁和胃脘及部分大腹,胃脘是胃脏投影区。下焦为肚脐以下到耻骨联合,包括左右少腹、大腹、小腹。左右少腹为大肠投影区,小腹为膀胱生殖的投影区,大腹为肚脐周围半径2(同身寸)的范围,是现代医学小肠的投影区,从中医角看属于脾脏功能所主区域。躯干后的左右腰是肾脏的投影区域,亦位于人体中焦范围。古人论述中焦功能中强调泌别清浊,属于肾主水,而肾主藏精功能是指下焦男女生殖器官所居之处,元气生发之处,故元气亏虚可见小腹凉偏离。

2_20211026143610.jpg



红外成像临床研究中,我们发现健康人脏腑投影区温度高低排序,有一定规律,如果五脏区域温度凉偏离,表示该脏气血不足,功能下降,比如心阳虚或气虚的病人在虚里区域出现热结构凉偏离现象;肾阳虚患者,在左右腰区出现凉偏离现象。如果五脏区域温度高热偏离,表示该脏阴血不足,比如胸膺热偏离,可以表示肺阴虚。

3_20211026143636.jpg


每个脏腑区域热结构高低不同,一旦人体受到内/外环境能量干扰,脏腑功能紊乱,个别脏器应激性产热增加;或散热不畅(局部神经、血管等系统出现应激反应)脏腑热结构改变,呈现出脏腑热序列素乱,比如上焦最热,下焦最凉等,或小肠凉偏离、肺热偏离等异常的能量结构,通过分析能量结构,套用中医阳盛则热,阴盛则寒;阳胜则阴病,阴胜则阳病”“阳虚则寒阴虚则热。可以对应解释这种寒热偏离的脏腑热结构(阴阳失衡)与中医证候之间的关联





分享